疫情防线上的青春力量:坚守在一线的90后新闻动态
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,活跃着一批年轻的身影,他们勇于担当、冲锋在前,坚守在抗“疫”一线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起时代的重任。
傅观华是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的一名普通员工,91年生。疫情发生以来,他主动报名志愿服务,成为了东山街道上坊社区赵家山村的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。赵家山村距离众彩物流市场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,很多商户、菜农租住在此,本村常驻人口只有二三十户,流动人口高达三四百人,分布在村落里,这给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。傅观华自上岗以来,每天早早地到达防控点,对来往进出村的人员、车辆进行逐一排查、登记,测量体温,宣传防护知识,劝导村民少出门、不聚会。因赵家山村外来人员流动很大,他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话语,嗓子干哑疼痛,也毫无怨言,默默坚守。“作为一个90后,我们年轻,身体好,理应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冲锋在前。‘非典’时期,全社会保护我们90后,现在,也轮到我们为这个社会出一点力了。”他说,“这几天出入村子的人明显少了,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有了一点成效,这样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。”
同样主动成为志愿者的,还有出生于97年的毕惠民,年仅23岁的他,在永安社区某小区值守。上岗的第一天,他听到社区工作人员说,这里曾经发生过外来人员不配合工作,强闯岗亭的事件,于是主动要求将值守点从相对避风的门岗旁,移到小区出入口通道上。社区工作人员都劝他,通道上风太大,一站几个小时受不了,毕惠民却不顾寒冷,在通道上执勤,拦截车辆,排查登记,一丝不苟,严格认真。他说“我年纪小,身体壮,不怕冷,受得了。在这里值守,关键是要为居民把好关,守好门,才对得起自己肩上的红袖章。”除了坚持站岗外,毕惠民还主动利用午休的时间,在小区里巡查,发现聚众聊天、不带口罩的居民及时劝导、疏散,并向他们普及居家防控疫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点。提到这个才来没几天的小伙子,无论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小区居民,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他认真负责。 (毕惠民在排查进入小区的车辆) 像傅观华、毕惠民这样活跃在社区防疫一线的年轻志愿者们还有很多,他们年轻而沉稳,为群众守护健康、为人民守护安宁,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闪光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不少居民的态度也发生转变,从起初的不理解、不配合到完全理解、配合、赞赏。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,在广大群众的配合下,联防联控、并肩作战,定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评论已有 0 条